学习榜样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王成龙
王成龙,男,汉族,1995年4月出生于莒南县大店镇后王庄村,2013年9月考入武警工程大学,201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校期间历任模拟连副班长、班长、副连长、连长,2018年7月毕业分配至武警济南支队机动大队特战中队,担任特战一小队队长,中尉警衔。2018年9月12日,王成龙同志随队参加山东总队第三季度"魔鬼周"极限演练,在行军途中为保护身边战友,被违规行驶的车辆撞至重伤,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年仅23岁。2018年11月6日,王成龙被武警山东总队政治工作部追授为革命烈士,并追记一等功,被武警济南支队追授为"优秀共产党员",被授予"献身使命金质奖章"。2018年12月4日,王成龙同志被评为"临沂好人"。2019年1月,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追授王成龙同志"齐鲁时代楷模"称号。五年军旅生涯中,王成龙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始终保持着共产主义战士的赤胆忠心,坚持不懈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是习近平总书记强军思想的积极践行者。王成龙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争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铮铮誓言,是新时代沂蒙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是优秀共产党员的时代楷模和先进典型,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学习的榜样。
年仅23岁、军校毕业一个月的沂蒙子弟兵王成龙,面对违法抢行、呼啸而来的大货车,不假思索地推开战友,自己却被大货车碾压而过,壮烈牺牲。一个血肉之躯,怎可去挡大货车的横冲直撞?生死抉择那一刻,他为何会"身体本能"地去"挡"?翻阅王成龙成长的足迹,不难发现,他所成长的环境,他所拥有的秉性,注定了他做出英雄的举动,并不稀奇。
王家有儿初长成
莒南是一方红色的热土,曾是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和山东省政府旧址所在地,是沂蒙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省四个一类革命老区县之一,被誉为"齐鲁红都"、山东的"小延安"。在这里,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王成龙就出生成长在这片红色沃土上--大店镇后王庄,几百年来,这个村始终将"崇学向善"作为祖辈的训诫,并逐渐成长为村庄的内核。而当红色峰火燃起,大店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省政府见证了齐鲁红都的诞生,红色基因渐融入莒南血脉。红色文化对这块土地的熏染与儒家文化碰撞、交融,让厚德学、重道义、崇气节、颂正直、贵信实的品质成为沂蒙精神的一部分,也成为这块土地最崇尚的品格。这个仅有137户、380口人的小村庄,以80余个大学生标注着村庄的气质。而两位烈士,则让这个小村庄又添厚重的红色底蕴。两位烈士,一位是王成龙,另一位就是王成龙的大爷爷王忠书,1948年在攻打四平时牺牲了,未曾留下一儿半女。
"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从小听着革命故事长大,受沂蒙精神熏陶,王成龙内心扎下了从军梦的种子。"俺孩子打小就想当兵,五六岁时候,镇上农贸市场上有卖部队上小孩衣服的,我给他买一身,他戴着大檐帽。"父亲王后良这样回忆爱子幼时的场景。这种军人情怀,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和人生阅历的增加,变得更加迫切。
闪亮青春报效军营
高考成绩出来,625分。老师说,他的成绩,上985、211没问题。不过,为了少年时代的梦想,王成龙毅然决然走进了武警工程大学。选择了当兵,就意味着将责任与担当,扛在肩上。他的军旅日记中,这样记录着立志扎根军队的决心:未来的日子,纵使有千般困难,我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步伐砥砺前行。
2014年和2016年,王成龙两次获得全国数学竞赛二等奖,成为老师眼中的模范生、同学们眼中的学霸。文化课成绩的优异,并没有让王成龙感到满足。他深知,文化课成绩虽好,但是军事训练与部队生相比还有差距。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他每天坚持比别人早起床1个小时,每天多跑一个五公里。
手上不断磨出的水泡,见证着王成龙的艰辛付出。"回来吧,太苦了!"面对母亲的"劝退",王成龙坚定地回复,"我既然选择了学校,就不会给家里人丢脸,更不会让部队失望!"
"当兵就要当精兵。"这是成龙的口头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入伍以来,他始终以"精兵"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训练积极刻苦。为了打牢坚实的体能基础,王成龙经常虚心向体能优异的老班长请教,在完成日常的训练任务外,他还主动给自己增加训练量,加时训练、负重训练、大强度耐力训练成了家常便饭……同学田宇航说:"他训练非常刻苦,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儿,什么不行就加班加点的练,别人练一小时,他就练两小时。"
经过不断努力,这名稚嫩的大男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强健的体魄,过硬的素质,是对他努力的最好回报。2017年,他获得三等功。翻开他的立功证书,主要事迹中清楚地记录了他的成长轨迹,一项项成绩、一条条评价,展现了这个流淌着沂蒙老区人民热血男儿的雄心壮志。
2017年7月,王成龙以学员旅综合评定第一名、全校第六名的的优异成绩毕业。沂蒙子弟兵,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毕业成绩。
在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接受为期一年的严格军官培训,面对角色和环境的变化,部分人"水土不服",王成龙初心不改,以素质立身,靠成绩进步。翻开在乌鲁木齐校区的照片,不管是集合站队、体能训练、军事考核还是文艺汇演,他总是站在排头兵的位置。他对自己要求苛刻,突破极限。
在新疆的一年中,王成龙如雪莲一般坚韧、成长。一年的磨砺,让王成龙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像破茧成蝶、光彩照人。军政素质过硬的他,在离开乌鲁木齐校区前,再次被确立为立功对象。然而,王成龙找到领导,希望"把立功的机会让给比我更优秀的战友"。虽然,各项测评都是第一,王成龙还是一再坚持,将立功机会让给了别人。一次谦让,让人看到了沂蒙硬汉的淳朴与善良。
当800多名学员按照排名对毕业去向进行选择时,王成龙没有选沿海城市,也没有选北上广。他对管修梅说:"妈,我想去特战队,我想离战场更近一些!"听着儿子兴奋的话语,管修梅把嘴边的担忧压了又压,只说了一句:"行,妈听你的。"在他眼里,"那里距离战场更近一些。"在武警山东总队岗前培训,他每天都坚持比别人早起1个小时,每天多跑一个5公里。虽然他的军事素质早已走到了同批学员的前列,但他总觉得自己还有差距,还需要拼尽全力去奔跑。在培训最后组织的军事考核中,王成龙以综合考评第一名的成绩,被选拔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武警济南支队特战中队,并担任特战一小队小队长。
为救战友壮烈牺牲
以身许国,他用一次永不返回的出征来告别。2019年9月12日,成龙加入特战中队的第35天。凌晨4时,天还没亮,"魔鬼周"极限训练的第一个科目已经开始。"嘟嘟……部队注意!目标遭遇暴恐分子袭击!迅速按预案展开行动……"一阵短促激烈的警报声犹如平地惊雷。哨音刚起,王成龙就从床上"弹"起,带领特战中队第一小队迅即出动,第一时间赶赴集结地域,随即开始了25公里的行军训练。王成龙作为小队长,跑在队伍的左后侧,一边指挥部队,一边给战士们鼓劲加油。却不料,危险已悄然而至。
在行军至邹城市大束镇水河村崇义路2.7公里处时,一辆严重超载的重型自卸货车从队伍的后侧驶来。在连续超越四辆保障车辆后,突然向右变道,冲向行军队伍……成龙发现情况,大声呼喊"散开!"电光火石间,他奋力推开旁边的曲鸿健,曲鸿健得救了,成龙却因躲闪不及,被卷入大货车保险杠下,他的血肉之躯被车轮推撵6米远……
战友紧急给成龙吸氧、掐人中,卫生队军医给他服速效救心丸、做心肺复苏……随即,随队救护车把成龙转运到当地医院全力抢救。成龙躺在床上,脸部发青,心跳时有时无。"医生,医生,再救救他!他才23岁!""加油,兄弟!挺住,兄弟!"……战友哽咽的呼喊传遍了整个医院。
这位沂蒙硬汉,满腔热血本想在军营大展雄心壮志;这位沂蒙硬汉,寒窗苦读本想用青春回报组织培养;这位沂蒙硬汉,还未来得及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谁曾想,天妒英才,他用一次永不返回的出征,与大家告别。
王成龙用自己不假思索的飞身一扑,第一时间用肉体"挡"卡车,将活下去的机会给了战友。他用自己的壮举,对人民子弟兵的伟大,进行了最生动的诠释。
将青春与热血挥洒在强兵的第一线,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与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书写着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铁血荣光,这就是王成龙诠释的当代军人形象,也是沂蒙精神的传承、奉献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