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室介绍 > 新生儿科 > 新生儿特色诊疗技术 > 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

发布时间:2014-04-02来源:原创点击:12538次

临床上营养支持包括胃肠外营养与胃肠内营养两大类。胃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途径提供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素,当病人禁食或不能经胃肠内供给营养物质时,机体所需营养素均需经静脉途径提供,称为全胃肠外营养,也就是静脉营养。

一、静脉营养概述

(一)什么是营养? 营养是人体接受和利用一些必需的原料以维持生存、成长、修复衰老组织、延续生命的需要。营养需求和营养摄入达到平衡才能称之为健康。如果营养摄入不足很可能引起营养不良。

(二)营养不良的分类 临床上将营养不良分为三种类型:消瘦型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型营养不良和混合型营养不良。临床上大部分危重病人的营养不良是应激引起的低蛋白血症型营养不良,有些是恶性肿瘤引起的恶性营养不良。

(三)营养支持目的 营养支持的目的是通过消化道以内或以外的各种途径及方式为病人提供全面、充足的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达到预防或纠正热量-蛋白质缺乏所致的营养不良的目的,同时起到增强病人对严重创伤的耐受力,促进病人康复的作用。其中危重病人合理营养供给目的是维持体内平衡,帮助病人渡过危险期。

(四)静脉营养:机体不能通过胃肠摄取食物营养时,通过静脉输入营养液的方法。又称肠外营养。分一般静脉营养和完全静脉营养两类。

历史上,营养支持最先是基于解决外科手术患者的营养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故在最初又称之为外科营养。目前,营养支持的概念早已不再局限于外科,当经口服普通食物途径不能达到营养需要时,都会通过肠外营养(PN)及肠内营养(EN)支持来提供维持生命所需的营养物质。

1. 肠外营养的相关历史

1952年,法国外科医生Aubaniac首先采用锁骨下静脉插管插入到上腔静脉内进行输液,以解决采用高渗糖进行胃肠外营养的途径问题。1959 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布里根医院的摩尔医生提出热量与氮之比应为628 kJ:1g氮,为PN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1961年,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医学院惠特林教授率先研制出静脉脂肪乳剂,并将其安全地应用于临床。

1967年,美国费城医学院的青年医师们通过动物研究证明,PN与经口进食天然食物都能让小狗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1968年,美国学者威尔莫尔等人报告了婴儿临床应用PN的成功经验,证实了其临床有效性,引起全世界的重视。七十年代初,美国外科医师斯克里布纳等正式提出了“人工胃肠”概念。此后,肠外营养由美国向欧洲、大洋洲、日本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迅速推广。

2 肠外营养的名称转变

黎介寿院士归纳总结了肠外营养的发展历程

1970s 肠外营养的狂热期,人工胃肠 ---片面的夸大了肠外营养的好处 ;

1980s 肠外营养的疑惑期 ---并发症

1990s 肠外营养的合理利用期

另外,静脉高营养 hyperalimentation 一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现在不主张应用了,黎院士也建议统一营养的名词

如 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周围肠外营养(PV-PN)

中心肠外营养(CV-PN)

家庭肠外营养(HTPN)

我科室输送大批年轻医师前去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营养科进修学习新生儿肠外营养,明显改善在我科住院的低出生体重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在我科的住院时间,体重增长良好。

专题

返回首页|走进医院|医院新闻|科室介绍|就诊指南|医护动态|党建园地|教学科研|医院文化|联系我们

临沂市妇幼保健院 滨河院区:罗庄区清河南路1号;大学院区:兰山区聚才六路;启阳院区:兰山区启阳路187号。
健康咨询热线:400-6090-776 Copyright@2019 All right reserved.
本网站疾病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依据;本网站医院图片及商标权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转载。
临沂市妇幼保健院 版权所有 鲁ICP备130001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