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邻近肠管,是婴儿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由于肠系膜血管受压、肠管供血障碍导致肠壁淤血、水肿、坏死乃至发生休克、死亡。如能及时治疗,患儿恢复顺利,病死率约0-1%。发病年龄自生后3天至13岁,以4月龄至2岁最多见,占88%。男多于女,为2-3:1。95%以上病例为特发性,可能与饮食改变、活动量过大、腺病毒感染有关。2-5%为继发性肠套叠,继发于肠炎、肠壁血肿(如过敏性紫癜)、肠重复畸形、肠息肉、肠恶性淋巴瘤、肠淋巴腺肿大、急腹症手术后、梅克尔憩室等。
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肥胖健康小儿,少数有腹泻、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急,常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血便(果酱样)、腹部触及包块。随病情进展,患儿出现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腹胀、脱水、休克等。如不及时治疗,数日后可死亡。少数慢性肠套叠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常为继发性肠套叠,临床表现以腹痛、腹部包块为主。有时出现血便、不全性肠梗阻。患儿明显消瘦、营养不良、类似恶病质表现。部分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或仅有哭闹及呕吐,单凭症状和体征难以确诊。
空气灌肠检查特点:无创,治疗时间相对较短,图像直观、对比明显,利用空气压力冲开套头进行复位。
1、适应证:发病48小时以内,全身情况良好,体温38°以下,白细胞少于12,腹部无压痛及肌紧张,无严重肠梗阻、腹膜炎、肠坏死征象者。
2、禁忌症:发病超过48小时或全身情况较重,如重度脱水、休克等,有明显肠梗阻、腹膜炎、肠坏死征象者,不宜行气灌肠检查,肠套叠多次复发疑有器质性病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