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健康教育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上特征性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可伴有血管性水肿。慢性荨麻疹是指风团每周至少发作2次,持续≥ 6周者。少数慢性荨麻疹患者也可表现为间歇性发作。
病因有哪些?
急性荨麻疹常可找到病因,但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多难以明确。
外源性因素:多为暂时性,包括物理刺激(摩擦、压力、冷、热、日光照射等)、食物(动物蛋白如鱼、虾、蟹、贝壳类、蛋类等,植物或水果类如柠檬、芒果、李子、杏子、草莓、胡桃、可可、大蒜、西红柿等,腐败食物和食品添加剂)、药物、植入物(人工关节、心脏瓣膜、骨科的钢板、钢钉及妇科的节育器等)以及运动等。
内源性因素:多为持续性,包括肥大细胞对IgE高敏感性、慢性隐匿性感染(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少数患者可能是重要的因素)、劳累或精神紧张、针对IgE或高亲和力IgE受体的自身免疫以及慢性疾病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疾病等。
需要做哪些检查?
急性患者可检查血常规,了解发病是否与感染或过敏相关。慢性患者如病情严重、病程较长或对常规剂量的抗组胺药治疗反应差时,可考虑行相关的检查,如血常规、便虫卵、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补体和各种自身抗体等。必要时可以开展变应原筛查、食物日记、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和幽门螺杆菌感染鉴定,以排除和确定相关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如何治疗
1、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或低镇静抗组胺药,治疗有效后逐渐减少剂量,以达到有效控制风团发作为标准。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荨麻疹疗程一般不少于1个月,必要时可延长至3~6个月,或更长时间。二代抗组胺药包括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2、急性荨麻疹在积极明确并祛除病因以及口服抗阻胺药不能有效控制症状时,可选择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可用于急性荨麻疹伴休克或严重的荨麻疹伴血管性水肿。
3、上述治疗无效时可考虑使用环孢素、免疫球蛋白、生物制剂等
4、中医中药
如有荨麻疹请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