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宝宝看起来白白胖胖,其实已经贫血了
很多人的观念里,贫血都是面黄肌瘦的,现在孩子都这么胖嘟嘟的,还会贫血吗?
其实,我国儿童贫血的情况还真不少,最常见的就是缺铁性贫血。
2004 年 WHO 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 6 个月至 6 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为 14%~36.6%。近期一项对 2156 例 6~36 个月婴幼儿进行调查分析显示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 21.98%,其中轻度贫血占 93.5%,中重度贫血占 6.5%。
为什么婴幼儿要当心贫血?
婴儿期生长发育快,5 个月时和 1 岁时体重分布为出生时的 2 倍和 3 倍。随着体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较快,1 岁时血液循环中的血红蛋白增加 2 倍。快速的生长发育导致婴幼儿更多的造血原料——铁,如果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易出现缺铁。当体内铁不足时,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进而影响红细胞生成,引起贫血。
导致婴儿缺铁性贫血的高危因素
1.营养不均衡,含铁辅食添加过晚,这是最常见的因素。
2.母体铁缺乏,母亲孕期及哺乳期膳食铁摄入不足,会导致婴儿存在铁缺乏或者发生缺铁性贫血。
3.孕期存在胎母输血、双胎输血综合征。
4.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5.反复感染,肠道出血等疾病导致铁消耗增加。
如何早发现缺铁性贫血?
主要通过筛查血常规来发现。
对于正常出生婴幼儿,推荐 6 月、9 月和 12 月时进行体检,查血常规来看是否有贫血,以后每年一次;早产儿建议在 3 个月时就开始筛查,此后转入正常筛查。
如何判断贫血是不是严重?
主要根据血红蛋白的情况来判断
1.血红蛋白从正常下限至 90 g/L 者为轻度;
2.~60 g/L 者为中度;
3.~30 g/L 者为重度;
4.<30 g/L 者为极重度。
大部分婴幼儿的贫血,多是营养方面的,跟铁摄入不足有关。
如何治疗?
单纯因为铁摄入不足导致的缺铁性贫血,主要通过补充铁剂来治疗。轻度贫血可以先通过调整饮食,比如增加铁强化食物来纠正,治疗 2~4 周后复查,如果未见好转,可以口服铁剂治疗。待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需要继续口服铁剂 1~2 个月,以补充体内的贮存铁。口服铁剂同时口服维生素 C,可有效促进铁吸收。
预防贫血的饮食建议
婴幼儿贫血绝大多数是铁摄入不足导致的,要预防,主要从营养方面入手。0~6 月龄婴儿应纯母乳喂养,如无母乳或母乳不足,应使用含铁的婴儿配方食品喂养。满 6 月龄起添加辅食,从富铁泥糊状食物开始,推荐把铁强化米粉作为宝宝的第一口辅食,不推荐自制的米糊、面汤。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循序渐进。注意及时添加动物性食品这类富含铁的食物。辅食添加困难的婴儿,可以根据情况使用膳食营养素补充剂。